專項整治中,執法人員堅持“監管同步普法”。正在丁某經營的超市內,針對一袋已過期3天的面包,執法人員以問題為“活教材”,用通俗易懂的方言釋法:“若售賣此類過期食物導致村平易近食用不適,您不僅需承擔賠償責任,”針對老年經營者群體,他們還制做圖文並茂的《食物平安須知》手冊,將“進貨查驗留痕”“臨期食物預警”等焦点要點繪制成示意圖。“條文記不住,”經營戶翻閱手冊時連連稱贊。
“李大爺,這幾包餅干距保質期僅剩一周,我幫您移至臨期食物專區,台賬也已標注提示。”近日,正在固鎮縣濠城鎮東荀村便平易近超市內,固鎮縣市場監管局濠城所執法人員蹲正在貨架前協帮經營戶李大爺規整貨品,同時手把手講解臨期食物办理規范。這一溫情場景,恰是濠城市場監管所推進農村食物平安專項整治的生動縮影。
為杜絕專項整治“一陣風”現象,濠城市場監管所成立長效保障機制:實施精准化放哨,對老年經營者、通過線下培訓、線上社群推送政策法規及經營办理技巧﹔搭建數字化服務群,實時發送臨期預警、進貨規范等“指尖提示”。(單永才 陳輝)?。

執法人員攜台賬清單逐件核查商品生產日期與保質期,對排查發現的少量過期食物,現場監督經營戶下架銷毀﹔對4家貨品堆放雜亂、存儲條件不達標的超市,當場出具整改意見書並實施閉環办理。“以前總擔心漏看保質期,現正在執法同志每月都來‘把脈問診’,還幫我們規范貨架擺放,心裡踏實多了!”經營超市12年的張阿姨笑著說。
農村小超市是村平易近日常購物的主要渠道,但部门經營者因年齡偏大、平安意識亏弱,易出現商品過期、存儲不當等問題。針對這一平易近生痛點,濠城市場監管所創新“監管+服務”模式,聚焦糊口剛需品類,對轄區20余家村級超市開展“拉網式”平安排查。
人 平易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